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节小长假,对于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初二年级政治老师赵汝琴来说,是个绝佳的家访机会,她所“承包”15名学生中的4名学生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回家过节,从今年开学后,她与他们只在微信中沟通,这一次,赵汝琴要与他们面对面谈谈孩子在校学习、生活、心理、行为习惯等一系列问题。记者了解到,与赵汝琴一样,该校从普通老师到校长,人均“承包”15名学生,家访是该校实施让每一名学生都受到关注、关心、关爱的“全员育人导师制”(以下简称“全员导师制”)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什么要实施“全员导师制”工程?怎么实施?效果如何?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……记者节后走进淮阴区开明中学,一探究竟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该校3778名学生人手一册“全员育人导师制 家师生育导工作”记录手册
为什么要实施全员导师制?杜绝佛系、躺平现象,让所有老师动起来!
曾几何时,佛系教师、躺平现象出现在部分校园。一些老师认为,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,其他的事情都是班主任管。而班主任除了教学任务外,每天还有督促晨读、督促卫生打扫、跟班体育训练等大大小小30多项任务。淮阴区开明中学校长刘继军坦承,如果不是为了职称评定、职务晋升,又有几位老师愿意主动做班主任?无论从学生角度,还是从老师、校长、学校实际情况出发,都要杜绝佛系教师,杜绝躺平现象,实施全员导师制。
记者了解到,淮阴区开明中学属于淮阴区重点初中,施教区范围大,生源成分呈现多样化,这导致学校面临特殊家庭学生比例增加、心理健康数值异常学生比例增加、对问题学生或学生问题行为应对乏力、班主任工作量过重等教育困境。刘继军校长告诉记者,该校学生中孤儿、父母离异、留守、经济困难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比例高达35%,心理可能存在问题或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比例分别占7.43%、16.74%。学校曾一度对留守儿童守护、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、消除学生手机依赖、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、防范学生间发生的过激行为与极端事件等问题,感到力不从心、无法有效应对。
有的老师偏好学习成绩好的同学,对学困生不闻不问,有的学生一学期都没有被老师提问过,甚至有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都没有被老师找谈话一次,有的老师对问题学生不想问、不敢问……刘继军校长告诉记者,学校自2022年元旦试行“全员导师制”,到2022年秋季开学开始全面实施,让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老师都动起来了:走近学生身边,与学生沟通谈话,走进学生内心,回应学生情感需求,走进学生家中,了解学生家庭状况;对学生从思想、学业、心理、生活、行为等方面进行指导、管理、教育。全校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、关心、关爱,保证了全体学生全面健康成长。
导师与他们“承包”的学生在一起
怎么实施全员导师制?老师人均“承包”15名学生,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!
对于学校实施的“全员导师制”,暑后读初三的戴军(化名)同学深有感触,他说他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,在实施“全员导师制”后,他与导师建立起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,他终于向他的导师写了一封信,敞开自己心扉,讲述了自己另外一面。
在信中,戴军坦承自己是个不自律的男孩,夜间会偷偷玩手机,也是个自卑的男孩,曾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。记者注意到,与戴军一样,在学校印制的“全员育人导师制 家师生育导工作”记录手册中,许多老师眼中的乖孩子纷纷向他们的导师说出自己另外一面,而对于学困生、行为习惯差甚至游走于法律边缘的“坏孩子”们来说,他们也对自己的导师说出了心里话:或因为父母离异、重男轻女导致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重视,或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、父母为他们规划人生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……
记者了解到,该校从校长到普通老师,一般要带三个班级的课,每人要“承包”每个班级5名学生,即每个老师人均要“承包”15名学生。学生人手一本“全员育人导师制 家师生育导工作”记录手册,学生每天在手册上记录“在校学习任务完成情况”、“在校表现”、“在家表现”、“自我评价”,家长每天就学生记录情况提出意见并签字,导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育导意见。记者注意到,家长意见栏最多的是希望老师多关注他们的孩子。
刘继军校长告诉记者,在保留班主任作为教育管理学生主要工作责任人的基础上,赋予学校每位教师“育人导师”的称号和职责,从制度上规定教师既教书更育人的责任。每位导师负责育导15名左右学生,对学生从思想、学业、心理、生活、行为等方面进行指导、管理、教育,让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、关心、关爱,保证全体学生全面健康成长,这就是“全员导师制”的内涵。刘继军说,导师走近学生身边、走近家长身边、走进学生家里、走进学生心里,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思想引导、学业辅导、心理疏导、生活指导,行为教导,让在校的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:我被关注,而不是我要关注。
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后,有学生家长给老师送来锦旗。
“全员导师制”效果如何?将在全省中小学试点推行!
在该校导师人手一册的“家访工作手册”中,记者注意到,每次家访后,都有导师与学生、家长的合影,导师并写下家访体会。“如果不是因为此前的疫情,估计导师已完成对全校3778名学生入户家访”,该校初二年级政治老师赵汝琴告诉记者,学校全面实施“全员导师制”还不足一年,效果不敢说有多好,但在老师与学生身上明显看出有许多变化。
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了解到这样几个小故事:一名不愿住校的女生因父母在外务工而不得不选择住校,这就导致她学习态度不端正,他的导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立刻与其父母进行沟通,最终,女生母亲回来租房陪读。一名学生尽管上课时眼睛瞪得大大的,却是盯着天花板发呆,导师找她聊天时,这名学生哭诉自己是在强迫自己,因为她晚上失眠,白天又睡不着。导师深感学生的痛苦与无奈,深夜在导师工作群里发文:孩子,你顶着多大的压力,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,让自己平时看着还乐呵呵的,课堂还保持状态,我在想,如果我的课堂还有一点乐趣,多少能为孩子减轻一点痛苦,如果我的课堂枯燥乏味,这个孩子怎么撑得下去?最终,在导师的多次建议下,孩子父母带其就医。
在一名导师的育导心得中,有这样一段文字:物质缺乏,可以去克服,可以去努力追求,而一旦精神匮乏,甚至缺失,人是不堪重负的,一点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,都会成为导火索,会让人在瞬间崩溃的,何况还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们,他们哪里有抗挫能力,他们的依靠主要是来自父母,父母是他们的天,他们的地,一旦父母不理解,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天崩地裂,灭顶之灾呀!这位导师说的毫不夸张,孩子缺失了父母关爱,老师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,在他们失去依靠时,老师能关注到,能及时地伸出手去,拉他们一把,就能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。在采访中,很多导师都表示:我们不是救世主,但我们可以成为天使,成为学生精神的引路人,引领他们走出困境,走向希望。
导师与他们“承包”的学生在一起
全员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,刘继军校长说,在实施过程中,作为学校也出现一些困惑,比如:教师育导的能力不足,存在"本领恐慌"和"理念困惑"。如何通过对导师的系统培训,提升育导水平?在学生个体发展中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相互联系,相互作用,如何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?如何利用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,建立育导网络平台,实现育导工作的快速互通、反馈、评价等等。
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在江苏不是第一家,但也不会是最后一家,刘继军校长告诉记者,今年3月22日,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基函〔2023〕6号文件《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“润心”行动实施方案》中提出将在全省中小学推行试点全员导师制工作。“这给淮阴区开明中学‘全员育人导师制’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政策支持。”刘继军说。
通讯员 刘金春 张前忠 陆治城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
校对 李海慧